“油锅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浇,要用灭火毯从侧方缓慢覆盖!”11月19日下午14:30在武汉东湖光电学校食堂门口空旷区域内,后勤及食堂员工们围绕模拟火情展开实操演练,每一句提醒、每一个规范动作,都紧扣“守护师生生命安全”的核心目标。本次消防安全培训与实操演练,以理论夯实安全认知、以实操提升应急能力,通过细化风险防控细节、强化实战技能,为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筑牢“防火墙”。

本次演练由学校精心统筹,构建了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,校领导担任总指挥及组长,后勤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整体调度,后勤中心负责全程主导知识讲解与技能指导,提前筹备灭火器、灭火毯、水带等演练器材,全体后勤及食堂员工全员参与,确保演练从筹备到实施无缝衔接,达到真正锤炼操作技能和筑牢安全意识。
理论培训:聚焦“师生安全关联点”,把风险隐患堵在源头

“食堂后厨的每一个操作细节,都连着师生的用餐安全;后勤区域的每一处隐患排查,都关系着校园的整体稳定。”培训员周怀兵在理论讲解环节,始终将“师生安全”作为核心落脚点,针对校园高频风险场景逐项拆解防控要点。
在食堂专项防火模块,重点围绕与师生用餐安全直接相关的环节展开:醇基燃料使用前,必须逐段检查管路、阀门,确认无泄漏后再操作,牢记“先点火、后开阀”“先关油、后熄火”的操作准则,避免燃料泄漏引发爆燃风险;油锅操作时,需实时监控油温,严禁超量储油,遵循“慢入、慢下、控量”的油炸规范,防止油温过高起火;油烟管道需每月至少专业清洗一次,每日擦拭灶台及墙面油污,避免油污堆积引发“烟道火灾”,从源头守护师生用餐环境安全。同时,针对后勤宿舍、仓库、配电房等区域,明确宿舍严禁使用违规电器、私拉乱接电线,仓库物品存放需遵守“顶距、灯距、墙距、柱距、堆距”的“五距”要求,配电房定期巡查保持干燥清洁,这些措施均围绕“杜绝非必要风险,保障师生活动安全”展开。
应急处置讲解中,周怀兵特别强调“119”报警的关键信息——需清晰说明学校详细地址、着火部位(如食堂后厨、宿舍某楼层)、火势大小、有无人员被困及报警人联系方式,确保消防救援高效对接;针对初起火灾,着重提醒“油锅起火绝不能用水浇”的核心禁忌,明确“先控制、后消灭”的处置原则;应急疏散环节,要求员工熟悉本岗位最近的至少两个安全出口,掌握“稳定学生情绪、引导低姿弯腰、用湿巾捂口鼻”的疏散技巧,确保突发情况时能高效引导师生撤离。
实操演练:突出“实战技能亮点”,让应急能力落到实处


理论知识的价值,最终要通过实操转化为守护安全的能力。本次演练设置三大实操科目,员工们分组上阵、互相指导,在模拟场景中锤炼应急技能,现场亮点纷呈。干粉灭火器扑救演练中,员工们牢记“提、拔、握、压”四字口诀:双手提起灭火器,熟练拔掉保险销,握住软管前端对准模拟木材火灾的火焰根部,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站在上风方向2-3米处,用力压下压把并左右扫射,火焰瞬间被扑灭。“之前只知道灭火器能灭火,现在亲手操作才明白‘对准根部’和‘上风方向’多重要,真遇到火情也敢上手了!”一位食堂员工实操后说道。
模拟食堂油锅起火场景时,员工们展现出扎实的操作规范:双手展开灭火毯护住身体,从锅沿侧方缓慢覆盖油锅,确保完全隔绝空气,随后用手捂住灭火毯边缘防止窜火,待火焰彻底熄灭后,迅速关闭气源——整套“盖、捂、关”动作连贯有序,精准应对食堂高频火情风险,为师生用餐安全筑牢“应急防线”。
两人协作使用室内消防栓演练中,员工们默契配合:一人快速打开消防栓箱门、铺设水带,另一人同步连接水带与栓阀、水枪接口,确认连接牢固后,逆时针旋转打开栓阀,双手紧握水枪呈弓步姿势,对准模拟火点(标志物)精准喷射。“两个人配合得好,才能快速出水灭火,这不仅是技能,更是团队协作的考验。”参与演练的后勤员工表示。
总结提升:压实“安全责任链条”,持续守护校园平安

演练尾声,全体人员集合,沈校长对本次培训与演练进行总结讲评。他指出,后勤及食堂员工是校园安全的“一线守护者”,大家的每一项操作、每一次隐患排查,都直接关系着师生的生命健康与校园的和谐稳定。本次演练中,员工们不仅掌握了消防安全知识与实操技能,更强化了“安全第一”的责任意识,达到了“以练促学、以练促防”的目标。
校园安全没有“休止符”,后续学校将持续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与演练,推动后勤及食堂员工将所学技能融入日常工作,常态化排查醇基燃料管路、油锅、电器等风险点,切实把“预防为主”的理念落到实处,为全校师生营造安全、和谐、幸福的学习生活环境。
此次消防安全培训与实操演练,既是对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一次检验,更是对“守护师生平安”承诺的践行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以细节筑牢安全防线,以实操提升应急能力,让安全成为校园发展的坚实底色,为师生幸福生活保驾护航。
咨询
关注